close

少數民族之所以珍貴
在於他們的思想觀念還沒有被全球化的因素影響
無可否認的
他們保留了一些獨具特色的元素
說值得學習實在是太沈重
但是這些好東西是可以讓我們去運用的

蠟染古稱蠟(糸頡)
是使用蜂蠟跟白蠟做染劑
通常作於白布或棉綢上
流行於貴州苗族地區
至於他的歷史想學更多
請參考
http://www.gx.xinhuanet.com/travel/2006-01/13/content_6043978.htm


畢竟我也是看這才懂

哈哈我前面打那堆還看起來很厲害
結果這裡就破梗了

我只是想要收集一些有特色的民族藝術
他們總是帶來衝擊

中國西南地區很特別
是古代南絲路的要塞
進入中國的關口
商業跟文化交流頻繁
國中地理課本都有教
加上這裡地型破碎
一區一區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文化
像前年我很迷東巴藝術
那是一個跟佛教緊密結合的藝術風格
但是與其他佛教藝術作品相比
有非常獨特的風格
我有空整理一下再放上來

蠟染作品裡的人物形象偏向瘦長
輪廓清楚
線條肯定與感性同時並用
我覺得拿捏的很剛好
色彩也跟這個地區的人民ㄧ樣活潑鮮明
而且把媒材善於表現漸層的特性充分發揮
感覺有點像是介於油彩與水彩之間的質感
而且連結文章中有提到
蠟染的特性恰好結和了水彩跟油彩的優點


為了怕哪天連結文章被刪了
我把他轉載這裡


蜡染艺术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

蜡染艺术介绍

一、蜡染和蜡染艺术:
蜡染,是一种古老的防染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蜡染工艺品的魅力除了图案精美外,还在于蜡冷却后在织物上产生龟裂,色料渗入裂缝,得到变化多样的色纹,俗称“冰纹”。同一图案设计,做成蜡染后可得到不同的“冰纹”。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流行很广,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 。这里的少数民族以蜡染作主要装饰的有黄平、重安江一带和丹寨县的苗族妇女,她们头巾、围腰、衣服、裙子、绑腿,都是蜡染制成,其它如伞套、枕巾,饭篮盖帕、包袱、书包、背带等也都使用蜡染;安顺、普定一带的苗族妇女把蜡染花纹装饰在衣袖、衣襟和衣服前后摆的边缘,她们背孩子的蜡染背带,点染得精巧细致,除蓝白二色外,有的还加染上红、黄、绿等色,成为明快富丽的多色蜡染。贵州各少数民族的蜡染各有特色,例如苗族的蜡染图案有的还沿用古代铜鼓的花纹和民间传说中的题材,有的是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花、鸟、虫、鱼;而布依族则喜用几何图案。各民族的蜡染都有独特的风格。

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是中国极富特色的民族艺术之花。

二、蜡染的种类:
 目前的蜡染,大体可以分三大类:—类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民间艺人和农村妇女自给自绘自用的蜡染制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民间工艺品。另—类是工厂、作坊面向市场生产的蜡染产品,这一类产品应属于工艺美术品。第三类是以艺术家为中心制作的纯观赏型的艺术品,也就是“蜡染画”。这三大类蜡染同时并存,互相影响,争奇斗艳。这种复杂的,多元化的现象,在艺术界是少见的。

三、蜡染的制作过程:
古老的蜡染工艺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被保存下来,一直流传到现在,而且创作了丰富多彩的蜡染图案。在贵州省的黄平、丹寨、镇宁及其它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兄弟民族妇女都是点制蜡花的能手。蜡花是她们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先谈谈贵州蜡染的材料:绘制蜡染的织品一般都是用民间自织的白色土布,但也有采用机织白布、绵绸、府绸的。防染剂主要是黄蜡(即蜂蜡),有时也掺和白蜡使用。 蜂蜡是蜜蜂腹部蜡腺的分泌物,它不溶于水,但加温后可以融化。就是利用它的这一特点作为蜡染的防腐剂。所用的染料是贵州生产的蓝靛。贵州盛产蓝草,这是一种蓼科植物,茎高约二、三尺,七月开花,八月收割。把蓝草叶放在坑里发酵便成为蓝靛。贵州乡村市集上都有以蓝靛为染料的染坊,但也有把蓝靛买回家自己用染缸浸染的。

蜡染布是在布匹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无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这些龟纹就是区别真、仿蜡染布的标准,因为任何仿蜡染布设计进去的“龟纹”都是有规律可寻的,而真正的蜡染布往往难以寻找,也找不出完全相同的龟纹来。

绘制蜡花的工具不是毛笔,而是一种自制的钢刀。因为用毛笔蘸蜡容易冷却凝固,而钢制的画刀便于保温。这种钢刀是用两片或多片形状相同的薄铜片组成,一端缚在木柄上。刀口微开而中间略空,以易于蘸蓄蜂蜡。根据绘画各种线条的需要,有不同规格的铜刀,一般有半圆形、三角形、斧形等。

蜡染的制作方法和工艺过程:把白布平帖在木板或桌面上点蜡花。点蜡的方法,把蜂蜡放在陶瓷碗或金属罐里,用火盆里的木炭灰或糠壳火使蜡融化,便可以用铜刀蘸蜡作画。

作画的第一步是经营位置。有的地区是照着纸剪的花样确定大轮廓,然后画出各种图案花纹。另外一些地区则不用花样,只用指甲在白布上勾画出大轮廓,便可以得心应手地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浸染的方法,是把画好的蜡片放在蓝靛染缸里,一般每一件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 。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

贵州蜡染一般都是蓝白两色。制作彩色蜡染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先在白布上画出彩色图案,然后把它“蜡封”起来,浸染后便现出彩色图案;另一种方法是按一般蜡染的方法漂净晾干以后,再在白色的地方填上色彩。民间蜡染所用的彩色染料,是用杨梅汁染红色,黄栀子染黄色。

还应提到一种叫做“蜡片”的工艺品。在一些民族地区,把未经浸染的蜡花当作装饰品。她们把这种“蜡片”装饰在头上或服装上。这种工艺品是白色和黄褐色花纹,色彩谐调,别具一格。“蜡片”的缺点是蜡花容易脱落,所以在服装上只能局部采用。

蜡染生产绝大多数工序是手工操作,到目前为止,仍然无法用机械化,自动化来代替。事实表明,用现代大工业的生产方式来发展蜡染艺术是行不通的。蜡染工厂在生产大批量的蜡染花布上,具优势。而作为民间工艺品和艺术品的蜡染,往往一张画稿只制作几张壁挂,甚至于只做一张壁挂。在世界范围内,“蜡染艺术热”正在兴起,国内国际艺术市场的需求量都很大。



http://www.kindhmoob.net/Article.asp?id=808

工艺美术是一个合成词,分开来讲,工艺是指将原料或半品加工成产品的工作、方法和技术等;美术指的则是图画。在苗族传统生活中,工艺与美术,实际密不可分,许多工艺,都少不了图画,而美术,实际就融会在苗族的工艺中。因此,在这里,我们只能统而言之。
苗族的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有蜡染、挑花、编织和雕刻等。

苗族挑花,多数用未染色的麻布作底,挑时以经纬线为坐标,前后左右相同针数,所挑图案要求对称,花纹多是几何图,有的与蜡染形状一致,有的则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这些是一些基本图案,也是固定图形。挑花首先就要挑出这些图形,然后再在空白处补上各种花色或增加图案。这样,最后就可以挑出漂亮的花带。与蜡染一样,挑花也分节分段,同一图案可以重复相连。挑花的成品,一般用于缝制裙脚、系腰、团肩、披肩、手袖等。缝制时,如能用些花色布条来镶边,则可使所制作的衣、裙、系腰等更增色彩。除了挑花,苗族还有一部分以花鸟为图案的刺绣,这种情况,多见于滇东北和滇中的苗族地区。

一、蜡染
蜡染是苗族最有名的工艺美术。苗族自己织出麻布后,在制作服装之前,要经过蜡染。蜡染的工艺方法是,用蜡刀蘸蜡在白布上刻画各种图案。蜡刀系用几片三角铜片固定在削好的竹片一端做成。点蜡时,固定有三角铜片的一端朝里,另一端朝外。所点的蜡,有蜜蜂蜡、岩蜂蜡等几种,用时都要用小锅加热,使之熔化,但温度要适中,既不能低,也不能过高,否则,要么蜡粘不上,要么点得过黑。为保证均匀,蘸蜡时,蜡刀最好在锅边稍作停留,以使多的蜡流回锅中,同时也适当降低温度。对于所要点画的图案,一般都会心中有数,但最好还是先用较大的蜡刀沿边拉出长线条,然后分段隔框或格子,再在格子中点画各种图案,这样,所点画的图案才会整齐一些。苗族蜡染的图案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这些图案,有的是被抽象化了的某一具体事物,如第一个,名为“螺丝”;最后一个,名为“鸡嘴”等。这些图案,常常是一段以后又进行重复,多段相连,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点完蜡以后,要进行染。染的原料是蓝靛,需要专门种植,一般栽于房后或村边阴潮的地方。蓝靛的叶子较宽,浸泡后容易腐烂,当年种植,当年收割。浸泡一星期后即可将余渣捞出,然后加人石灰搅动,使之发生化学反映。如果需要将蓝靛作为固体进行保留,即排除水分如果现时染布,就将点好蜡的布放人蓝靛缸中进行染色。染色常常需要反复进行几次,直到点有蜡的地方变白,原来空白的地方变蓝,稍作漂洗,晒干后就可用来做裙子。这一过程,就是蜡染。一般说来,蜡染过的布料,主要用于做妇女的裙子。妇女的衣服和男性服装,多只染色而不点蜡。
二、挑花
苗族挑花,多数用未染色的麻布作底,挑时以经纬线为坐标,前后左右相同针数,所挑图案要求对称,花纹多是几何图,有的与蜡染形状一致,有的则不同,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这些是一些基本图案,也是固定图形。挑花首先就要挑出这些图形,然后再在空白处补上各种花色或增加图案。这样,最后就可以挑出漂亮的花带。与蜡染一样,挑花也分节分段,一图案可以重复相连。挑花的成品,一般用于缝制裙脚、系腰、团肩、披肩、手袖等。缝制时,如能用些花色布条来镶边,则可使所制作的衣、裙、系腰等更增色彩。除了挑花,苗族还有一部分以花鸟为图案的刺绣,这种情况,多见于滇东北和滇中的苗族地区。
三、编织
苗族的编织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竹具编织,另一种是花带编织。
(一)竹具编织
竹具编织讲究的是精密并要求有一定的花样。精密,要从削篾片开始。编的时候,篾片要放得匀,拉得紧。结束时篾片要收好隐放,使整个用具显得严实、精巧。在花样上,一是在造型上进行设计,如一些家庭用于摆饭的竹桌,脚部常采用相连菱形状进行编织,这样既可节省篾片,又显得好看。碗篼、竹凳等,也都常这样做。二是利用篾片的颜色拼出一些图形,例如编织簸箕,可采用篾片正反两面或两种以上竹子篾片的不同颜色,拼出“品”字形图案等,从而使竹具增加美感,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二)花带编织
花带编织,主要是利用织布机或临时做一个小编织架进行,通过用不同颜色的花线作经纬,就可织出如挑花、刺绣一样的花带。织时,首先要安排好不同颜色的经纬线,用梭子进行穿插,并用特制的梳子将所穿的纬线压紧。不同的图案花样,由不同颜色的经纬线构成。这一工艺,由于编织起来的速度比手挑要快,至今仍有一些苗族妇女还常常使用。
四、雕刻
苗族雕刻,常见于首饰加工、乐器制作和木工等方面。苗族喜戴首饰,因此,首饰加工有相当的历史。首饰上的雕刻,主要有耳环、项圈、手镯、戒指等。雕刻的图案,多是花草或鱼虫,如耳环上雕刻有蕨菜芽,形状渤;项圈上雕刻有鱼身等。有的首饰,由于整体较小,雕刻要求技术精密,才能容下图案。因此,其加工需要由专门的工匠进行,器械也要锋利,这样才能做出好的成品。乐器制作上的雕刻,主要有芦笙、口琴等。其工艺方法与首饰加工相类似,只是图案除了花草和虫鸟外,还有龙凤些图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乐器的艺术性,从而给人以美感,更惹人喜爱。苗族的木工雕刻也不少,如饭桌、碗柜、神桌以及显眼的房梁、房柱等,都会雕刻上一些图案或钉上一块动植物造型,有的甚至会刻上一些苗文,以寄托某种愿望。
总起来看,苗族的传统工艺美术种类还是不少。它反映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有的甚至包含着苗族人民对历史的纪念和对生活的认识,具有深刻的含义。例如服饰上的某些图案,据说代表的是苗族的故乡居所或迁徙走过的江河高山,有的还被认为是苗族失传的文字。因此,从苗族的传统工艺美术上,可以看出苗族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关于苗族的工艺美术,除了传统,当然还有现代的一面。所谓现代,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某些传统工艺,技术得到了很大改进;二是随着文化教育水平的提高,苗族也学到了一些先进民族的艺术手法。前者,最突出的是苗族的蜡染、挑花等工艺,正在被印染、机织等方法所取代,如文山、屏边等地,都有一些苗族印染厂和花带编织厂等。印染厂主要是将苗族衣裙上的图案刻在印板上,采用印刷的方式制作出衣裙布料,大大提高了生产的效率。花带厂是采用电动式编织机来编织苗族需要的花带,生产速度也大大加快。后者,主要是一些苗族通过学校培养或自学成才,学会了现代绘画艺术。如楚雄州苗族王建才,依靠自己潜心
钻研,成了一位有名的苗族余业画家,他画的苗族服饰图,展示了苗族不同支系、不同方言多姿多彩的服装款式;《不到长城非好汉》、《挑花》、《赛场》、《蜡染》等,都充分反映了苗族丰富的文化和苗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的作品展出后,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楚雄州人大、楚雄州民宗局编印的《彩云之南》,收有他的多幅作品。这是我们看到的苗族较好的现代绘画艺术作品。当然,毫无疑问,苗族的现代工艺美术,同样还需要大力加以扶持和发展。这样,才能使苗族的文化在不断继承的同时,得到更大的丰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ctig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